社會壓迫下的扭曲異端,少數打從心底感受到自己罪孽的隨機殺人者
不少反對死刑的朋友,都認為死刑不足以喝止兇殘殺人犯的誕生,應該以社會的關懷弭平貧富巨大的鴻溝,或是針對弱勢的幫助,是不是能夠讓這些有潛在危險性的人,感受到社會的善意跟溫暖,減少仇恨的鎖鏈,是不是有犯人在這樣的過程中真的感受到自己的錯,進而懺悔呢?立達徵信社也相當好奇,在蒐集資料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一起有趣的案例,以下跟大家分享。
1968年的日本,分別於東京、京都、名古屋、函館發生了槍傷案,凶器是點22口徑手槍,證據則是一張沾有鼻涕的手帕,但是受害者沒有任何的關聯性,一時之間造成日本社會人心惶惶。警方一開始還很疑惑凶器這部分,因為點22口徑手槍在當時的日本並不多見,爭辦過程中甚至懷疑不是日本國人所為,直到兇手想要射殺員警才被逮到,鼻涕符合、加上手槍也是點22口徑,以及犯人的自白承認,案件很快的破案。
隨著媒體跟心理醫生的剖析,民眾才開始漸漸了解嫌犯永山則夫,他是典型社會邊緣下的受害者,家中有八個小孩,他排行第七,他從小就在不幸福的家庭下成長,父親只會喝酒跟賭博,母親只帶著四個小孩回娘家,扣掉大姊因為被退婚而心神喪失,最後進入精神病院。永山成為被丟棄孩子中的其中一位,只能跟著後來出院的大姊一起靠拾荒維生。從小缺乏溫暖的他,只學會被哥哥虐待,以及把怒氣發洩到妹妹身上,別人的夢想是展望未來,他的未來願望就是…「自殺」,雖然政府有相關的輔導政策,但是他的口音、低學歷,卻總是無法逃過被歧視的命運。
被逮捕後,永山才第一次被人慎重的對待,像是心理醫生的諮商,讓人知道他心中的無助,以及對於環境壓迫的莫可奈何,可能也是第一次有人那麼認真的聽他發洩心中的痛苦,永山痛哭失聲,總算了解自己做得是多麼殘酷的事情,不但在監獄中努力讀書識字,也把自己的心路跟經歷寫成《無知的罪》、《忘了人民的金絲雀》,他痛苦的成長過程、他的憤怒、以及他殺了人後的憤恨跟後悔。
不光如此,永山是真的打從心底「贖罪」,出版費建立「永山小孩基金會」,目的就是希望幫助跟他一樣的孩子不要再走上歧途,並且請親人上香、致信,把版權分給受害者家屬。真心誠意的悔恨,讓四位家屬有三位願意接納他。
當然,立達徵信社不會因為一件個案,就認為所有的重刑犯都可能有同樣的反應,細數近年來的隨機殺人,兇手張狂囂張的態度不提,入獄服刑後也從來沒有真心悔悟的道歉,跟永山這種因為環境扭曲而犯案的情況完全不可同日而喻。也有人認為,就是因為面臨死亡,才讓永山能打從心底去思考自己的過錯。放在台灣充滿問題的假釋系統…恐怕是行不通的!!不過...永山則夫的例子告訴我們,挽救回一位充滿戾氣的邊緣人,或許才是刑罰制度最珍貴的意義。
只是一個道歉!!隨機殺人犯無心去做的根本要務
其實,不少殺人案的受害者,希望的並不只是實質的金錢賠償,而是真心誠意的道歉,但為什麼隨機殺人案至今民眾還是非常憤怒呢?答案很簡單,犯人不但沒有打從心底對自己的行為懺悔,甚至依然表現自己的冷酷,講出來的台詞多以律師教導的說法居多,讓死者家屬不能接受。
其實,立達徵信社以前請教法律方面的教師,有相關經驗者也提到…很多犯人的演技簡直堪比「奧斯卡」,在法庭走廊跟律師勾肩搭背,詢問剛才的表現如何,有沒有機會再少幾年,在法庭上則聲淚俱下,表明自己的悔意,讓知情者無不搖頭嘆息…司法給更生人機會,不是這樣用的!!而一些律師明知對方並無悔意,但為了爭取減刑,大力教導犯人應該怎麼應對,但是犯人並沒有打從心底悔悟的關係,讓家屬感覺不到這些犯罪者打從心底的懊悔。而不像上文中提到的永山則夫,以自己的努力為受害者家屬盡一份心力。立達徵信社認為,這一類的事件到最後…其實無關於法律,而是身為一個人的底線。犯罪者本身的冷漠以及毫無感覺,或許才是受害者家屬覺得最痛苦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