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剖繪三大基礎,犯罪模式、簽名特徵、做案手法
「犯罪剖繪的理論是甚麼?」
「犯罪剖繪的功能在哪?」
「犯罪剖繪要怎麼實際運用?」
對於台灣來說還是學術、小說、戲劇中的詞彙,在國外已經廣泛運用於實務,這技術真的那麼神奇嗎?
犯罪剖繪理論基礎其實就是「找出犯案者的”模式”」,這裡的犯罪者不限於連續殺人犯,犯罪剖繪運用得好,同樣可以適用於搶劫、縱火、綁架…等案件。那要怎麼找出”模式”呢?就需要大量數據資料輔助,以及借用自心理學上的種種概念。
犯罪剖繪有幾個基本原則跟概念,包含:
1.犯罪模式-依照數個同型犯罪者的資料統整,彙整出基礎分類,像是連續殺人魔又分秩序型、無序型。但這也只是基礎分類。一個殺人犯也可以同時展現兩種特質。
2.簽名特徵(Signature)-犯罪剖繪重點針對項目,簽名特徵是犯罪者一定要「滿足」之處的象徵。如犯罪者一定要凌虐被害者,隨著手法的熟練,凌虐的方式未必每次都相同,但”凌虐”這件事本身不會改變。而犯罪剖繪家如果能夠抓到犯案者的特質,也意味著能夠了解犯案者的心理需求,破案機率也會隨之提升。
3.做案手法(Modus Operandi)-跟簽名特徵相比,做案手法則是比較傳統的概念,也就是犯罪呈現後的結果…當然,犯罪者本身也會學習。單看作案手法非常容易被誤導。
而做案手法跟簽名特徵有重疊的可能,同樣是分屍,有人是為了滿足慾望、有人只是單純因為分屍後好棄屍,前者就是簽名特徵、後者就是作案手法。但有沒有可能犯罪者喜歡汙辱屍體後基於處理方便再分屍?也是有可能,那這樣的情況就同時符合作案手法跟簽名特徵。
犯罪剖繪實戰測試,遠比想像更好用的調查方式
至於學習犯罪剖繪有甚麼實務上的好處呢?掌握得好可是幫助很大呢!!
一般的辦案如果仔細比照數字跟分析(也就是最近很紅的大數據),其實也能做到很棒的效果。以銀行搶劫為例,一個幹練的調查員會比對出常被搶劫的銀行資料,如…靠近馬路、窗戶少,監視影像早已壞掉而不修。但是聰明的調查員甚至可以誘導…故意在幾個重點銀行布置警力,搶匪的想法就會隨之動搖,甚至可以誘導他們到特定地段的銀行。看起來就夠驚人了吧?這還只是犯罪剖繪初階運用…甚至還不算正式的犯罪剖繪。
很多人受電視節目影響,覺得犯罪剖繪師只要動動嘴就好…錯了,犯罪剖繪者必須閱讀「大量」的資料,經由犯罪模式分類,再從客觀做案手法以及心理的簽名特徵去了解犯人特性。
光是三個步驟就要花很多的心力,而最後整理出的資料也只是一個「方向」,專業的剖繪師甚至不能先聽警方的猜測,一切全以資料為準,避免主觀受影響。甚至必須打掉自己原有的想法。
而犯罪剖繪目前最大的問題…大概就是很難「量化」,或是足以證明是一個嚴謹的科學。但當作是調查中的一個方式倒是綽綽有餘,這一點FBI已經證明了不少案例。
但辦案手法其實也會隨著時代改變,未來犯罪剖繪可以進化成更洗鍊的技巧,或是被時代淘汰的曇花?還是犯罪剖繪理論有更扎實的基底?只能繼續觀察了。
以上立達徵信社對犯罪剖繪原理的介紹,有沒有讓大家更了解這門技術呢?目前台灣並沒有徵信社能靈活運用這項技術,畢竟尋人跟外遇似乎用不到這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