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抓熱

玩貓咪也要保持適當距離!一名30歲的林小姐日前出現發燒、頭痛等症狀,本來以為是感冒,但2天後手肘內側卻出現一個雞蛋大的腫塊,按壓會輕微疼痛,就醫才發現是被家中的貓咪抓傷,感染了「貓抓熱」,導致手肘與腋下的淋巴結腫大,還好及早正確診斷和治療,目前已恢復健康,免於擴及全身性感染的風險。

貓抓熱,也可以稱作貓抓病,是一種因韓瑟勒巴通氏菌(學名:Bartonella henselae)所引起的疾病,健康的人遭受貓抓、舔或咬傷而感染後,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症狀,但少數會出現紅色丘疹,且伴隨倦怠、肉芽腫性淋巴腺炎及發燒等症狀,需調節免疫系統和適度給予藥物治療。

而小孩、老人、服用類固醇的病人,以及癌症、器官移植及愛滋病帶原者或感染者等免疫系統較差的人要特別提高警覺,若感染且延誤治療,恐會發展成全身性感染,導致神經視網膜炎、腦膜炎、心內膜炎、肝臟及脾臟的細菌性紫瘢等疾病。

和貓咪玩耍時,要格外小心被抓傷而感染病菌,嚴重時可能引發全身性感染。

不過,並非所有腫瘤都與「貓抓熱」有關。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復健科醫師蔡思理表示,最近就有一名49歲住院的高姓患者,手肘腫瘤伴隨多年,且有壓痛感,以為是惡性腫瘤,進一步做精密檢查才確認為「許旺氏細胞瘤」,不會有立即性危險,但為了永絕後患,仍手術切除。

蔡思理醫師建議,若身體出現莫名腫瘤或腫塊,可經外科醫師評估,先做高解析度的超音波檢查,減少使用X光或斷層掃瞄等輻射的傷害風險。腫瘤可分成許多種,例如脂肪瘤、血管瘤、滑液囊腫等。

民眾若發現身上出現囊腫或腫瘤,通常非常緊張,要求醫師安排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檢查,但這些檢查方式多多少少有輻射性、需打顯影劑,過量恐傷害身體。

蔡思理醫師建議,若身體出現莫名腫塊或腫瘤,可先至外科看診,由外科醫師評估是否需要做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必要時再進行X光或進一步的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檢查,除可將身體的傷害減到最低,也可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復健科醫師使用的高解析度超音波檢與婦產科超音波檢查的頻率不同,探頭也不一樣,透過高解析度超音波檢查,可看出表淺肌肉或韌帶是否有問題,確認是否為囊腫或腫瘤,以及良性與惡性,盡早予以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貓抓熱

貓抓病屬罕見個案,主要傳播媒介是家貓,主要病發在小孩及年輕人身上,美國每年的貓抓病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四,台灣則約百萬分之一,其病徵包括倦怠、淋巴結腫脹、持續發燒3-5天、頭痛等症狀,因此又被稱為貓抓熱。

患者嚴重時,可能導致敗血症或不同程度的永久視力受損,25%貓抓病患者出現視神經受損、腦病、肝脾感染、骨髓炎、心內膜炎等問題。

貓抓熱為美國最常見造成幼兒及青少年局部淋巴腺病變的原因,但在台灣地區很少有報告。診斷貓抓熱以往都僅以接觸史及臨床症狀為依據,目前需加上經由 Indirect immunofloresceneAutibodytestIFA間接免疫螢光抗體法驗出Bartonella henselae抗體。

另外台北馬偕醫院皮膚科及病理科於民國92年曾報告一例抗體陰性而藉由連鎖聚合 反應PCR確定診斷的病例。

貓抓熱好發的季節為夏末秋初,但因近幾年天氣變化多端,有時因暖冬而延後流行的季節,就醫時,有飼養貓咪且經常與貓咪玩得親密也需告訴醫師以列入鑑別診斷。

貓抓熱為第四類法定傳染病,醫師診療後需在時效內通報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貓抓熱為一良性,自限性的疾病。大多數的病患感染後沒有症狀,且不自覺不適,亦不需抗生素治療,但少數人會引起全身性反應,典型症狀包括:持續性發燒、頭痛、局部淋巴腫痛、倦怠等,即需抗生素治療。

教科書上建議嚴重病患可使entamycin注射治療,亦有報告建議 Doxycycline 或 Erythyomycin,加或不加rifampin來治療。

國立中興大學獸醫學系與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於民國94年曾報告一篇〈台灣中部地區貓抓熱流行病學〉調查。

結果發現貓血清抗體陽性率為60%,菌血症盛行率為22%,感染之重要危險因子初步顯示為包括小於一歲幼貓、跳蚤寄生與流浪貓。

建議家長最好不要讓小孩靠近流浪貓,飼養寵物貓咪也要每週洗澡除蚤,如果有被貓咪舔到、抓到、咬到的地方,最好立刻用肥皂或手部清潔劑洗乾淨。

另外,抱完寵物或接觸過小動物後,無論是否有人飼養,都應該清潔雙手。雖然貓咪可愛又惹人憐,但是為了健康還是得小心為上,不要以為自己養的家貓很乾淨,不會被傳染到什麼疾病,因為還是有許多跳蚤、細菌會附著到貓咪的身上,如果跟貓咪玩得太親近,就很容易感染,因此仍要格外注意。

貓抓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