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水獺妹

  六月份從金門渡海來台的歐亞水獺妹,目前約近六個月大,曾經野生生活兩個多月,現因救傷檢疫來到動物園,對人類感到陌生、保持警戒心,動物園要透過「好名徵選」讓更多人認識水獺妹。透過林務局野生動物救傷計畫,今年六月十八日歐亞水獺妹獨自來台,但因為曾經和媽媽生活兩個多月,對人始終保持基本警戒,只要不熟悉的保育員出現,水獺妹總會立刻躲回箱籠中,甚至保育員整理環境和遞上食物時,若距離太近,水獺妹還會發出警戒的威嚇聲。動物園的人員表示,水獺是夜行性的動物,晚上沒人干擾時,水獺妹就會到小水池中游泳,四處活動、相當活躍,而水獺妹現在體重1.95公斤,相當健康。
  經過一系列的「好名徵選」活動,歐亞水獺小兄弟的命名揭曉囉!水獺哥哥叫做「大金」,弟弟則叫做「小金」。在獸醫與保育員細心地照顧下,「大金」、「小金」現在已經成為了頭好壯壯的捕魚高手,目前牠們已經結束檢疫期,搬到了臺灣區熟悉新環境,待適應新家後,保育員便會在適當的時間讓牠們和大家正式的見面囉!上週從金門來到動物園的另外一位小嬌客──歐亞水獺妹妹現在的狀況良好,獸醫估計牠年紀比「大金」、「小金」小約1個月左右,動物園的人員表示,小水獺妹妹的靈活度不錯,但捉魚技巧還不及水獺兄弟俐落,另外或許是由水獺媽媽帶得較久,當陌生的工作人員靠近,小水獺妹妹會警覺地躲在角落,等陌生人退到遠處,才開始享用自己的晚餐。


水獺兒

  亞歐水獺(學名:Lutra lutra),或簡稱水獺,是亞洲及歐洲的一種水獺,棲息在淡水環境。牠們與北美水獺不同的是頸部較短、臉面較闊、耳朵相距較遠及尾巴較長。亞歐水獺(Common otter)最分佈最廣泛的水獺,分佈地橫跨亞洲、非洲及歐洲,不過,牠們已在列支敦斯登、荷蘭及瑞士滅絕,而牠們在拉脫維亞、挪威沿岸及英國北部很是普遍,在義大利,牠們則聚居於卡洛雷河(Calore lucano)地區。


  亞歐水獺主要吃魚類,但也會吃鳥類、昆蟲、青蛙、甲殼類及細小的哺乳動物。牠們棲息在淡水的環境,包括湖泊、河流、溪澗及池塘等,也會棲息在沿海地區,但需要定時回到淡水區清潔。亞歐水獺是強勢地盤性的,主要都是獨居的,牠們的領地約1-40公里長,一般長18公里,領地的長短視乎食物供應及適合獵食的河流闊度,另外,牠們的領地只抗拒同性,故雄獺及雌獺的領地是重疊的。雄獺及雌獺全年任何時間都可以繁殖,會在水中交配,妊娠期約63日,每胎會產1-4隻幼獺,頭一年會依賴母獺,雄獺不會照顧幼獺,雌獺與幼獺的領地很多時都完全包含在雄獺的領地中。牠們會於夜間覓食,日間則會留在巢穴中,牠們的巢穴很多是河床附近的洞穴或樹孔,很多時要在水中進入。亞歐水獺於20世紀下半葉數量開始下降,原因是有機氯殺蟲劑及多氯聯苯,其他威脅包括失去棲息地及被獵殺。牠們在歐洲很多地區都正在恢復,於1994年至2002年就已經上升55%,原因是禁止使用大部份有害殺蟲劑及受到保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牠們列為近危。
  因為自然棲地的破壞,許多動物都面臨的絕種的危機,人類在不斷開發、進步的過程中,卻往往忘記了要與自然和平相處,我們往往用「暴力」侵入別的物種的地盤,然後將牠們狠狠趕走。如同電影《決戰猩球》中,人類與猩猩難道不能找出一個和平共處的方式嗎?大自然孕育了人類和其他的物種,但我們卻仗著自己是最優秀的物種,而大量殘害其他物種,或許哪天大自然將會為人類的傲慢自大,給予嚴重的懲罰吧!